低薪的文組生真的難圓買房夢?有網友在PTT分享6年來的買房心路歷程,從2018年時50萬年薪「看房看到鼻酸」,一面加入買房社團增加購屋知識,一面充實自己增加收入,咬牙買了第一間預售屋後,2021年再買下第2間預售屋給父母,最新分享則是今年初,如今家庭年收入提升到240萬元,再入手第3間新北第一環預售屋,實證了買房社團「以錢咬錢」的準則。
原PO近日在PTT「home-sale」版回顧他6年來的買房鼻酸史,先在2018年中感嘆家境不富裕,自己是文組普通公司約聘人員,年薪50萬元出頭,父母都還在工作繳房租,婚後和爸媽同住,想買房卻愈看房愈鼻酸。
2021年末他發布第2篇文表示,後來他加入房市群組學習各種房產知識、投資概念,意識到自己真的很低薪,於是下班兼差增加收入,2018年底在新北重劃區簽了一間預售屋小宅,感覺「有個自己的天地不用看房東臉色,也不用再幫房東兒子養房子」。
2019年為了讓父母不用再搬家,原PO用另一半名義買了桃園剛蓋好的低總價成屋,「比起父母給我的,多背一個房貸實在微不足道」,他也提及「買房後踏實的感覺是人生第一次,當然相對的壓力也是很大,要很努力才能維持生活」。
原PO當時慶幸有咬牙買房,「這幾年房市真的變化太大了,最近感嘆還好我2018年末有上車,如果現在要買,同區域已經漲了20%左右,我真的也沒那個能力買下來了」。
▼原PO為讓父母不用再搬家,又買了桃園剛蓋好的成屋。(示意圖/東森財經新聞張琬聆攝)
6年收入增5倍 心有餘裕入手3間房
近日原PO第三度來發文,從買第一間房至今過了6年,一步步慢慢爬,目前家庭年收入提升到240萬元,能在生活和工作中取得平衡,「這種心理上的餘裕,可能來自於有自己的家,不用像過去找租屋處搬來搬去,也不用幫房東養兒子,心態上就變得比較開朗正向了,至少付房貸給銀行,房子還是自己的嘛」。
他提到第一間起家厝入住兩年,同區新成屋成交價約漲了50%;給父母住的第2間房目前同社區成交價漲幅100%,「等旁邊捷運還有教學醫院蓋好,應該還會有一波利多」。
接著因為想置產,覺得家庭收入還能負擔,就於2023年簽了新北第一環總價1000萬元的小兩房預售屋,付款比較彈性,預計2026年完工,「這間單價是自己買過最貴的房子,但建商開賣沒多久就週週漲價,實價登錄近期也是創新高」。
最後原PO表示,自從2018年買下自己的起家厝到現在,從充滿買不起的無力感,到現在變成能理性看待房市漲幅,心境上從焦急煩躁、充滿壓力到稍微游刃有餘,是房產貸給他的改變吧。
網友也紛紛表達「恭喜」、「超勵志」,「先有個起家厝真的安穩很多,後面要投資也有底,加上自己也夠努力啦,沒有選擇躺平」、「房子會帶財的」、「台灣很多人這樣一路努力上來的,很強」、「很正面的故事,心態會改變際遇」、「上車才能理性啊」,也有人讚嘆房地產的投資優勢,「這就很典型的嘗過槓桿的滋味就回不去了XD,而房地產又是風險低又能開大槓桿的商品」。
(封面示意圖/東森財經新聞張琬聆攝)
【往下看更多】
● 房子愈危險愈值錢 屋主還嫌沒居住正義 他嘆:這什麼鬼故事?
● 斥資7千萬裝潢!台中溫體牛火鍋名店熄燈 專家揭關鍵
● 頭份房價「每坪1天加1萬」?內行揭關鍵:漲得算慢了